“共商国是”和“共商国事”有什么区别(共商国是和共商国事的区别是什么?)

AquArius 56 0

“共商国是”和“共商国事”有什么区别

1、词义范围不同,“国事”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,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;而“国是”则专指国家决策、规划等重大事务。

2、适用对象不同,“国事”可用于国内,也可用于国际,如“国事访问”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;“国是”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。

3、语体色彩不同,“国事”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,“国是”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。

“共商国是”和“共商国事”有什么区别(共商国是和共商国事的区别是什么?)-第1张图片-技术汇

扩展资料

“国是”的演变始于北宋王安石变法。一旦一个派别的政治主张获得“国家是正确的”的地位,反对派就会受到“动摇国家是正确的”的攻击。尤其在南宋时期,以“国是”之名镇压反对派是最基本的政治手段。不同的是,只有北宋改革家才把自己的政治观定义为“国是”。

可见,当时“国是”作为一个政治术语的概念还没有定论。到了南宋,无论哪个派别都会争夺“国是师”的地位。北宋时期,“国是”走的是“改法”和“恢复宗法”两条道路,南宋时期“国是”走的是“斗”、“守”、“和”三条道路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国是

共商国是和共商国事的区别是什么?

1、词义范围不同,“国事”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,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;而“国是”则专指国家决策、规划等重大事务。

2、适用对象不同,“国事”可用于国内,也可用于国际,如“国事访问”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;“国是”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。

3、语体色彩不同,“国事”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,“国是”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。

“共商国是”和“共商国事”有什么区别(共商国是和共商国事的区别是什么?)-第2张图片-技术汇

“国是”的起源

“国是”的演变始于北宋王安石变法。一旦一个派别的政治主张获得“国家是正确的”的地位,反对派就会受到“动摇国家是正确的”的攻击。尤其在南宋时期,以“国是”之名镇压反对派是最基本的政治手段。不同的是,只有北宋改革家才把自己的政治观定义为“国是”。

可见,当时“国是”作为一个政治术语的概念还没有定论。到了南宋,无论哪个派别都会争夺“国是师”的地位。北宋时期,“国是”走的是“改法”和“恢复宗法”两条道路,南宋时期“国是”走的是“斗”、“守”、“和”三条道路。

相关内容扩展阅读:

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中,共商国shi是哪个shi

在全国“两会”中,代表、委员共商国是而不是“国事”。
国是,指国家的重大政策。“共商国是”原本是“共定国是”,其源出于南朝范晔的《后汉书·桓谭冯衍列传》。“国是”并不是一般的国事,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。“国事”与“国是”是近义同音词。
“国是”专指国家大事、国策、规划等重大事务,有政策法规等含义。“国是”所指的国家大事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层面所议之国家大事。如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政协委员“共商国是”。“国是”要比“国事”的范围窄,层次高、更加重要,因此不能用“国是”替代“国事”。

最近出现一个新词 共商国是

共商国是,可以理解为一起商议讨论国家大事,但是为什么不用事的事呢。?
而要用实事求是的是呢?

词 目 共商国是

发 音 gòng shāng guó shì

释 义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

注 释 不可写为“共商国事”

国是是指国家大事,是非常重要的事情
而国事不必特意指大事

“是”字有“法则”的意思,“国是”即有国家的政策、法规等含义。南朝范晔的《后汉书·桓谭冯衍列传》: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:“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。”叔敖曰:“国之有是,众所恶也,恐王不能定也。”王曰:“不定独在君,亦在臣乎?”对曰:“居骄士,曰士非我无从富贵;士骄君,曰君非士无从安存。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,士或至饥寒而不进。君臣不合,则国是无从定矣。”庄王曰:“善。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。” 这里的“共定国是”,就是共商国家大计、国家政策,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国家事务。“是,则也”(郭璞注:“是,事可法则。”),“则,常也”,“法也”,“国是”即为“国家之法则”、“国策”。

“是”也有和“事”含义相同的地方,指一般的事务、事情。《七国春秋平话》卷中:“孙子曰:”特来讲和一件是。 乐毅曰:“何是也?”此处,“是”和“事”就没有区别。 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 国是如此,大夫何以家为? 这里的”国是“就不应该是“国策”的意思了,而应该是“国家之事”。

“是”有“事(事情)”的意思,但是“事”却没有“是(法则)”的含义,所以不能混淆。《礼记‧丧服大记》:“君言王事,不言国事。”这里 “国事”就没有“国策”、“国家大计”的含义。所有,在实际使用上,“国是”就要比“国事”的范围窄些,“国是”就只能够用在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以及商讨国家政策的地方,如共商国是,莫谈国事,纵论国是等等;“国事”一般用于讨论国家事务,如国事访问,家事国事天下事,国事繁多等等。

有人把“国是”和“国事”的区别归纳为四条:

(1)词义范围不同,“国事”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,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;而“国是”则专指国家决策、规划等重大事务。

(2)适用对象不同,“国事”可用于国内,也可用于国际,如“国事访问”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;“国是”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。在我国,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,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“共商国是”。

(3)语体色彩不同,“国事”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,“国是”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。

(4)语法功能不同,作为名词,二者都能作主语、宾语,但“国事”还能作定语,如“国事访问”;而“国是”就无此用法。

耳提面命,不偏不倚,高山仰止,莫衷一是,共商国事是什么意思

这是形容一个有领导能力的管理者的赞语。
耳提面命本意是面对面地沟通,对着耳朵告诉,这里是指管理者教诲、指导的殷勤恳切。
不偏不倚本意是指不偏向任何一方,这里是指管理者的中立或公正立场。
高山仰止,本意是指像高山一样形象高大,值得敬仰,并引以为崇敬、追求的目标,这里是比喻对有气质、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的管理者]的崇敬、仰慕之情。
莫衷一是本意是指各种意见都有,不折衷或断定哪个对,哪个不对,这里是指管理者不武断,不搞一言堂。
共商国事是指共同研商国家大事,这里是指管理者态度谦和、作风民主。